迷戏
郑路“迷戏”起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,当时惠民武定府至济南府的官道贯穿郑路,交通便利,经济繁荣,郑家大盐商远近闻名,为地方文化奠定了基础。据镇志、县志及有关史料记载,当时郑家村有棵古树大槐树,他们经常在这棵大槐树下表演,乐器主要是坠琴、扬琴、京胡、三弦,打击乐用脚踏梆子,一个人就能完成。演唱剧目有《洞宾戏牡丹》《武大郎拾麦子》《借粮.风筝记》《红兰喜》《回龙传》《兰桥会.井台会》《王定宝借当》《拾玉镯》《赵连代借闺女》》《王小赶脚》《逼婚记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双生赶船》《墙头记》,还有解放后新编的《于富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