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花棍舞


花棍舞是流传于商河县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,以他的舞蹈道具“花棍”而得名,2020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它是一种民间舞蹈同时又带有武术动作,动作主要以跳、转、翻、旋等技巧为主,同时配有摇棍或用棍碰击身体的肩、腿、手臂等部位,边走边舞,其活动范围大,动作规范,从人体的肩部到脚部都得到了活动,动作优美大方,动律感强,欣赏起来韵味浓厚。

清朝末年,花棍舞就已经在商河县境内流传,据老艺人郭宏俊(已去世)介绍,花棍舞在早期是一个乞讨要饭的工具。在旧社会,商河县内黄河水患较为严重,每到灾年,众多民众到外地逃荒,为了养家糊口,卖艺乞讨成了主要手段,花棍就是这一时期乞讨人员手中拿的棍棒,道具非常简朴。这一时期的花棍舞基本无伴奏,以花棍击节,边舞边唱,达到吸引人的目的,而其唱词也都是以商河传统民歌内容,目前商河也有《花棍舞》这一民歌。

解放初期,为迎接八路军进城郭宏俊老人的父辈根据其爷爷流传下来的花棍舞,自编自演,加入打击乐器伴奏,这一时期的唱词主要是反映农民翻身做主人及对没好生活内容描述,唱词更加丰富多彩,花棍也在普通木棍的基础上加上了彩绸,表演形式也从最早的一男一女到男女三四十人集体跳,每到春节元宵当地群众都会自发跳起花棍舞。

2000年以来,随着花棍舞逐步走向舞台艺术,其伴奏形式更加丰富,舞蹈的艺术性更强,服装道具更加精美。目前,花棍舞已经创编了六套打法:步行地打、双人对打、肩胸自打、四步跳打、队列变换穿插打和脚腿手臂原地打。其表演形式在节奏上配以鼓乐,极大增强了花棍舞的表演气势,使其更具有观赏性、愉悦性。

在文化部门的推动下在怀仁中心小学开展了“花棍舞进校园”活动,为了适应学生们的表演,编排的队伍更加宏大,同时去除了边舞边唱这一形式,让花棍舞更加简单易学。截止目前,怀仁镇9所公立小学和幼儿园均实现了花棍舞全覆盖。在2018年全省群众艺术优秀新创作品中,商河实验幼儿园花棍舞队入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