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商河鼓子秧歌


鼓子秧歌1.jpg

山东商河鼓子秧歌传统民间舞蹈,被誉为“北方汉民族男性舞蹈的代表”,列“山东三大秧歌”(商河鼓子秧歌、胶州秧歌、海阳秧歌)之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作为鼓子秧歌的发源地,商河县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、“中国秧歌之乡”。

商河鼓子秧歌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。据史料记载,它始于秦汉,成于唐宋,兴于明清,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史。说起商河鼓子秧歌的起源,比较权威的就是源于百姓的抗洪斗争。商河地处黄河北岸的冲积平原,古时候,黄河决口改道极为频繁,洪水泛滥成灾,百姓深受其害。到了汉朝鸿嘉年间,河堤都尉的许商带领百姓效仿大禹治水,疏通河道,导水引流入海,黄河洪灾得以根治。从此百姓喜获丰收,安居乐业,为表达欢悦的心情,他们情不自禁拿起锅碗瓢盆、棍棒等随手用具手舞足蹈,渐渐地,就产生了原始的鼓子秧歌雏形。后来,随着斗转星移,朝代更迭,历经战争的洗礼和世代的传承,结合百姓的期盼和祭祀活动,逐步锤炼出军事化的场阵、不同的流派以及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,从而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、独具特色的商河鼓子秧歌。

建国后,商河鼓子秧歌得到进一步地传承,经历了三个阶段,出现过三次高潮。第一次高潮出现在二十世纪50年代,土后农民获得土地当家做主,自发地跑起鼓子秧歌,商河鼓子秧歌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,在优秀民间艺术中崭露头角。第二次高潮出现在二十世纪80-90年代,改革开放后,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,开展秧歌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。商河鼓子秧歌开始走出县外,走向全国,声名鹊起,连连获奖。第三次高潮是进入新世纪后,农村免除了农业税,农民负担明显减轻,收入大增加,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与日俱增,商河鼓子秧歌越办越好,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,甚至走出了国门,名扬海外。

商河鼓子秧歌的角色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称命名,有伞、鼓、棒、花、丑五大角色。伞鼓为魂,“伞头”左手握平顶伞(有庇护四方风调雨顺的含义),右手拿牛胯骨(牛胯骨有避邪之说) ,多是老者形象,是演出的指挥者;鼓,秧歌队的主体表演角色,人数最多且由男性青壮年扮演,“鼓手”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,右手持鼓槌。棒花居辅,棒,演出队员双手持木棒击打、绕耍与挥舞,这类角色由青少年扮演,其衣着打扮如戏曲中的武生,也有化妆为梁山好汉武松形象的;花,秧歌队的女性角色,有地花和跷花之分,少则十几人,多则百余人,持扇、巾和花枝等道具;丑角逗乐,丑又称“外角”,可扮成各种滑稽角色,如萌妮、憨小、丑婆等,各具风采。其演出阵式深得兵圣精髓,颇像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战阵,演出组织又深得文圣之妙,礼仪规范无从逾越。一旦大鼓擂动,伞、鼓、棒、花、丑各显神通,充分展现出山东大汉豪爽奔放、齐鲁女性温婉娴淑的独特魅力。

作为“鼓子秧歌之乡”,商河县一直非常重视鼓子秧歌的传承发展。特别是近些年,采取了很多措施,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。目前,商河鼓子秧歌传承已覆盖“老中青少幼”全部群体,建立起多元化、立体化、全民化的鼓子秧歌传承体系。中老年鼓子秧歌队伍全县达到15支,活动遍及城区和镇村;每年的正月十四,我县都在各镇街分别汇演的基础上举办全县鼓子秧歌汇演活动,选拔优秀青壮年鼓子秧歌队伍进行集中展示,现在已经举办了39届;针对青少年群体,持续推进“鼓子秧歌进校园”活动,全县少年鼓子秧歌队伍达到40多支。2016年,将鼓子秧歌教学拓展到幼儿园,娃娃们也拿起鼓子舞起伞,把鼓子秧歌学得有模有样。可以说,现在的商河县,上到九十九,下到刚会走,都会扭一扭。与此同时,县文化馆还进行鼓子秧歌理论研究、专业培训和采风活动,通过开展“鼓乡记忆—走进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”艺术采风活动,完善了秧歌档案,存储了音像资料,从方方面面推动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长远的传承与发展,商河鼓子秧歌不但是商河县的靓丽风景,也正在成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的知名文化名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