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玉皇庙镇:“豆腐王”的传说,你听过吗?

发布时间:Oct 21, 2022 | 作者:玉皇庙镇文化站



1.jpg

玉皇庙豆腐皮系当地传统名产,是周边群众招待亲朋好友时的常见菜肴,有关玉皇庙豆腐皮,还有着这样一段传说。

相传很久以前,玉皇庙有一对善良的老夫妇,他们以做豆腐为生,而一天只卖一个豆腐,偶尔有剩下的就周济一些外来要饭的。由于人缘好手艺也好,因此被当地人称为“豆腐王”。

“豆腐王”的名声越传越远,口碑越来越好。一天,传到了济南府一位富商的耳朵里,他为了给老父亲贺寿,想要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,决定出高价让豆腐王赶制十大块最好的豆腐。接到这一订单后,一开始豆腐王是拒绝的,他说,一来,他们夫妇二人,一天只做一个豆腐,短时间赶制不出这么多;二来,由于路途较远,豆腐在路上会颠簸成渣,还会因为天热变坏,保证不了豆腐的品质和口感。可是富商不死心,也说出了想要买豆腐的初衷:老爷子操劳一生,创下了这份家业,本人却非常节俭。眼看老父亲身体大不如前,自己想借此过寿的机会,让父亲品尝一下周边特色美食。豆腐王终被富商的孝心感动,表示自己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其达成心愿。

可是,说归说,做归做。夫妇二人辛辛苦苦磨出一半生豆汁时已至半夜,两人更是疲惫到了极点。正当豆腐王愁眉不展之时,忽然,听到自家的豆腐房外传来嘈杂的声音,只见院里点了多根火把,来了一群人。走近细看,为首的却是外来要饭的王二。原来,他们平时都受豆腐王的照顾,是知道豆腐王紧急赶制豆腐之后主动前来帮忙的。

2.jpg

老两口自是感激不已。不时,磨浆、烧胚、过滤都已完成,到了最关键的点浆工序,豆腐王亲自上前挨锅点浆。不料,等他点完浆回转头时却大吃一惊:由于不专业,来帮忙的人将点过的热浆直接舀到了包布上,还趁热一层一层地压盖起来。这一下,豆腐王想按豆腐的制作方法已是来不及了,索性就将错就错。于是压水、扯皮、叠把、煮皮,一通忙活下来,一把把冒着热气的“豆腐制成的皮子”第一次诞生了。众人品尝后大赞不已。因为舀皮、结膜、捞膜等过程都是以一张皮子的样子出现的,干脆就取名为“豆腐皮”了。

第二天一早,富商差的人来抬豆腐,本来是恼火豆腐王把豆腐做成了别的样子,怕回去不好交差。可在品尝之后大喜,就直接把豆腐皮送到了济南府。宴席之上,富商的老父亲及亲朋好友吃后更是赞不绝口。从此之后,济南府的达官显贵们引以为美味,定期从豆腐王这里定做。同时,玉皇庙的豆腐皮也开始名扬四方。

3.jpg

地道的玉皇庙豆腐皮,薄如蝉翼、筋似皮条且自带咸味,色美味香。曾有诗赞曰:缕缕清香溢满锅,精华凝聚卷金箔;喜品珍奇植物肉,豆花绽放麦丘坡。直到现在,玉皇庙豆腐皮也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,是纯绿色健康食品,很多当地人最喜欢的就是用力掰下一截来塞嘴里,豆香弥漫于口中,说不出的爽快。用豆腐皮做的各种冷、热、荤、素菜,其味道之香,令人望而流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