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/注册 搜索

【玉皇庙民间故事】演武屯史话

发布时间:Oct 3, 2022 | 作者:玉皇庙镇文化站


玉皇庙镇西南方3.5公里处有个演武屯村,至今,在村东边还保存着一片高起的土丘,叫做“演武墩”。据说,这个土墩已经存在了上千年,因久经风雨,土墩已被逐渐蚕食,范围大量缩小。但每当置身丘顶,环视四周,不禁会想,千年之前,这里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?

1.jpg

相传隋文帝开皇十年(590年),杨广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,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。行军途中,杨广带兵在今玉皇庙镇与临邑县西北交界处(即今玉皇庙镇杨广坞村)歇脚,并随即在凤凰街(即今演武村)安营扎寨。并在此地用黄土夯筑墩台,修建演武场,以便整顿队伍、操练兵马、排兵布阵。当时,玉皇庙周边一带匪患猖獗,杀人放火、无恶不作,当地百姓深受匪患之苦。杨广听闻后,决心剿匪安民,便开始招募民众进行演武训练,强身健体。久而久之,附近百姓就养成了习武的习惯,让当地官府和百姓十分头疼的匪患也得到了逐步扭转。当地人将这些土台子称为“演武墩”,后渐演变为“演武屯”。

4.jpg

往事越千年,传承永不变。当年的演武场、演武墩已成为传说,而当地民间习武的优良传统却从未中断。有歌谣唱道:演武墩、演武演,演武出了个武术团,杆子流星全都全。才节鞭、土节鞭、九节钢鞭带绳鞭,刀枪剑戟教个全……

从隋唐至今,古老的村庄走过了千年的光阴。为留住历史记忆,教育青年一代继续发扬 “习武强身,保家卫国”的精神,演武屯村2016年专门建立一处“演武记忆馆”,设计打造了村史溯源、家风家训、农耕岁月、红色记忆、息息生活、时代儿童乐园等七个展厅。

6.jpg

整个展厅收录了40多件实物和大量老照片,无不镌刻着沧桑的岁月痕迹。木推车、木锨、木叉子、木耙子、石磙子等等,这些印刻着斑驳痕迹的陈年旧物,静静的躺在展馆里,像是在诉说着那个艰辛时代的难忘故事。村史馆,留住的不只是乡愁,更是良好的家风、村风、民风的传承与延续,并从中获取前行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