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找古人生活的“诗与远方”——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、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系列集中采访走进商河县
发布时间:Sep 5, 2022 | 作者:
古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?吃什么?穿什么?玩什么?对“诗与远方”的精神追求又是如何实现的?济南商河县历史悠久,春秋战国时属齐国麦丘邑,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商河县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,商河人民年复一年,世代相续,传承下来了众多惊艳四方的中华传统手工艺。
9月2日,中央、省级、市级等众位媒体记者走进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、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“系列集中采访活动”的第十一站商河县,分别来到济南安琦工艺土布纺织有限公司、秧歌古村、济南少得利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玉皇庙镇许寺村豆腐坊,一起探访这里传承上百年、上千年的手工技艺,感受商河的文旅魅力。
“家家机杼声、户户织土布”。嘎嗒嘎嗒的机杼声中,随着女工的双手上下穿梭,棉线便被巧妙地汇编成一块精致的布匹。
老粗布,是商河县的土特产之一,这项手艺历史悠久,1000多年前就在商河大地产生,明清民国时期达到繁盛,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。选棉花、轧棉花、挫布绩、纺线、染线、络线、牵机、织布……一道道工序既严谨又精致,织出来的土布不仅具有密度小,手感舒适的特点,而且色彩十分丰富。
今天的第一个采访点,记者们走进了济南安琦工艺土布纺织有限公司。总经理李秀凤介绍,安琦布业自2003年成立以来,一直专注于老粗布产品的研究开发。“与机器织布相比,手工织造的老粗布有着很多优点。首先是密度小,使用起来比较柔软透气,其次是吸汗,对皮肤没有什么刺激作用。”她表示,这里的老粗布产品涵盖床单多件套、棉被、枕芯坐垫靠背、夏令用品、学生用品、床笫沙发、毛毯等10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。